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4封
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杜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
——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编者按】为了纪念创校校长陈炳权(字公达)先生,为了接续经久不息的教育薪火,兹有《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和师生征集生命历程中的成长故事,诚邀院友和师生记录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其他成长经历中的点滴故事,把个体成长所积淀的过往化成文字,以一封封家书的方式呈现出来,希冀与师生分享,与时空碰撞,与时代同行,与岁月成长。
亲爱的钟师姐:
你好!我是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6级本科生,今年被中山大学外国哲学专业录取,即将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有幸读了钟师姐所写的公达家书后,我感触良多,恍惚间,仿佛又置身于一年前那个决定考研的重大时刻,备考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也仿佛电影倒放一般重现眼前。诚如师姐所说,“每个人的经历只是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不能有力地涵盖其他各种维度的可能性”。但是,当每个人的经历都汇集串联在一起时,这种可能性将被极大的扩展,每个人的可能性就像一盏小小的路灯,一盏灯能照亮的只是方寸之地,但当许多盏灯依此点亮之时,将会组成一条不断延伸的光明之路,一条承前启后的传承之路,一条无限发展的求索之路。因此,我也希望能借此机会,聊一聊我的考研经历,一方面回应并感谢前辈师长们的淳淳引导,另一方面希望能为母校的师弟师妹们提供一份微薄助力。
以辩入道
苏格拉底认为,既然人与人之间存在人心所共的普遍观念,那么就能通过对话的方式去发现它,这种方式又被他称为精神的助产术。大学里,没有比辩论赛场更能彰显这种对话之术的地方。我的大学生涯中,加入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辩论队是我大学幸运的开端,也是我学习哲学的基点。辩论中的双方虽然各持己见但却最终殊途同归,为的是找出变中不变的道理,辨出人心所共的善理。在这里,我收获了亲切的师兄师姐,优秀的队友同伴,可爱的师弟师妹;在这里,我体会到了思想相异之下的碰撞,感受到了思想相通之后的共鸣;在这里,我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交流,学会了思考,并在前辈们的鼓舞下,萌生了更近一步追求真理的痴心妄念。
先立本心
对于我来说,我是先决定要研究哲学,然后才决定跨考中大。这个顺序在我看来非常重要,记得一位师兄曾告诫过我“读研不是去读书,不是去逃避,而是去做研究,这个过程很枯燥艰辛,只有喜欢才能让你坚持下去。”所以,我从大二时就开始寻找能与自己兴趣相匹配的研究方向,而最终我发现了哲学。一次机缘巧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场读书会,并阅读了一本哲学著作——柏拉图的《理想国》。《理想国》以一种对话体的行文方式描述了苏格拉底运用逐层的推理辩证,与智者进行思想的交锋,这无疑深深吸引到我。这之后我从学院专业课上汲取了洛克、卢梭、霍布斯等西方政治哲学思想,在学校的选修课上有选择地学习了佛教、道教等中国哲学思想。可以说,学校提供的全方位的培养与多元化的平台,为我迈向哲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中西哲学史与各种哲学著作的选读精读,也让我更加了解哲学专业的历史与发展,并最终决定以现象学研究为方向,报考中山大学外国哲学专业。
心如槃水
当你决定了目标,剩下的便是风雨兼程的前进。这个前进的方式因人而异,没有什么完美模板,只能自己摸索适合自己的。我由于是跨考,所以在专业课的准备上基本是从零开始,自己尝试,不断调整。中大官网只提供了两本哲学史作为参考书籍,对考试的范围划定非常模糊。因此,我没有采用阅读背诵教科书、参考书的方法,而是选择了参考中大哲学本科生的学习书目,结合历年的考题,划定重点学习的范围,通过阅读经典,总结属于自己的哲学笔记与框架。这样做一方面能让我避免死记硬背的枯燥,另一方面也锻炼了我自己的总结与理解能力。这个过程说实话非常困难,也非常的耗费时间精力,我也曾几度陷入迷茫,觉得自己的这种方法没有出路,也曾有好几次想要拖延放弃,摊在床上一整天荒废时光。我深深地感受到,考研最大的困难是在前途未知与自我怀疑中坚持不懈,最大的磨练是在自身惰性与无数挫败中坚守初心。荀子曰“心何以知,虚壹而静”“心如槃水,正错而勿动”,每当我陷入自我否定的焦虑中,我会尝试去翻一翻我的笔记,从古圣先贤那里获取指点;我会尝试去找人诉说苦闷,从亲人挚友那里获得鼓励;我会尝试转换学习地点,从不同的风景环境中改变心情。总之,让心平静下来,然后重新开始。
水到渠成
考研虽然分为两个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但是这两个阶段并不是割裂的,正所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因此,我在应对初试笔试的同时,也是在为复试面试做准备。准备初试期间,我坚持考过了日语N2,并初步学习了德语,语言优势成为我面试中的加分项。同时,初试中总结的笔记框架,前期虽然耗费我大量时间,但这些知识却深深刻在了脑海里,为我初始后期冲刺节约了大量时间,也让我在复试中显得更加胸有成竹。考研过程中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你的每一份努力,都会在未来成为你宝贵的收获。
并非结尾
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这期间,我非常感谢母校在过去四年里对我的培养教育,感谢学院在我考研期间给予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夏宏老师为我指点迷津,感谢汤秀娟老师、张惠老师对我的不断鼓励,感谢刘晓洋老师以及辅导员刘志东老师对我复试提供的各种帮助。
我很喜欢钟师姐那句“但将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少一点功利计较,多一点顺从本心,无论前路如何,志于学而立己,不惑而知天命,从心所欲乃至大顺。在此,祝愿各位师兄师姐们前程似锦,祝愿师弟师妹们学业顺利,祝愿母校蒸蒸日上,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最后,借用康德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位我之上,璀璨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2020年6月15日
◆致信人:苏欣,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6级本科生,中山大学外国哲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
◆收信人:钟泽琪,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5级本科生,华东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
家书联络
成美好(2812975317@qq.com)
张淑欣(1223990451@qq.com)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大学之父:广东台山人陈炳权先生传
一个人和一所大学:广州大学创校校长陈炳权
谷琶公告||《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征稿启事谷琶公告||数据、文化与社会:定量社会科学前沿议程
谷琶公告||“健康中国与疫情治理”学术工作坊征稿谷琶公告||“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征稿
谷琶公告||“感染2020:疫情防控下的健康中国”征稿
谷琶公告||第二届“海洋社会与文化”工作坊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辑刊||《南方治理评论》征稿启事谷琶辑刊||《社会创新研究》征稿启事
教学一线张庆鹏:三线并举打造“多平台+全过程”在线教学
熊美娟:基于“Mooc+在线直播”的统计学课程教学
刘建义:行政管理5A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王枫云: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姚华松:关注“附近”与“日常”的接地气教学
姚华松:七嘴八舌话“地摊经济”
王霞:网络协同的智能教学模式及其课堂实践
张惠:拓展融合精致案例的在线开放式教学
程潮:在线教学的经验体会与案例应用刘念:打造师生在线学习共同体肖栩:推进线上教学迈向新高度黄鑫:坚持疫情防控和人才培养两手不放松
林曼曼:把课堂和论文放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陈晓佳王利兵荣立2020年度教育部一般项目
刘晓洋获立2019年第二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蒋红军获立2020年广东制度理论研究专项课题
姚华松荣获“抗疫防疫先进地理工作者”称
陈潭入选2019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张茂元入选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杰出专家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本科生毕业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十大工作荣耀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教师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教学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本科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研究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本科生毕业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研究生毕业报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教师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学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6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论文报告(2012-2016)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读研报告(2015-2018)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